• 机车是一种生活态度,自由、激情、无拘无束
机车网 >  摩旅游记  >  正文

从北极到南极 || 美国骑行点滴(下)

我们在天上掉下来的美丽石头屋里美美地睡了一晚,第2天只骑了不到50公里就上了柏油马路,沿着路一面是山,另一面是河,蜿蜒曲折,我们已经从内华达到了俄勒冈州,即使从外部环境也能看出两个州的不同,俄勒冈有山有水,而内华达更多的是沙漠。

从北极到南极 || 美国骑行点滴(下)

从北极到南极 || 美国骑行点滴(下)

从北极到南极 || 美国骑行点滴(下)

我们的目标是火山口湖,7700年前,一个叫Mazama 的火山喷发后山体下陷,雨水和雪水填满了这个巨大的坑,就形成了这个美丽的湖泊。湖不大,只有8到10公里宽,平均深度350米,最深处594米,是美国最深的湖。由于除了雨雪,没有其他的水源,所以湖水非常纯净,这里海拔2000多米,昼夜温差很大,一潭秋水平滑如镜,恍若仙境。


地平线无止境

地平线无止境是一个网站,其创始人苏珊和格兰特是加拿大人,他们从1987年~2001年,共骑一辆BMW,用了11年的时间走过39个国家,行程超过10万公里。出于对摩托车旅行的热爱,他们创建了这个网站,这里也成为了世界摩旅人的家。

从北极到南极 || 美国骑行点滴(下)

我们在温哥华时,还特意拜访了这对被人称为摩旅教父教母的夫妇。由于格兰特当时被诊断出了癌症,还在进行放疗,我们没有合影留念。10月18日~21日,在加州的Cambria (旧金山南300多公里),地平线有一个聚会,我们前往参加,又再次见到了他们。格兰特的身体基本复原,这一回,我们终于可以合影留念了。

从北极到南极 || 美国骑行点滴(下)

聚会在小镇Cambria。镇子虽然不大,但是很温馨。10月是当地的稻草人节,家家户户和街头巷尾都装点着大大小小的稻草人,有的充满童趣,有的像妖魔鬼怪。我还在离露营公园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条沿海的小路,慢跑在小路上,闻着大海的气息,很放松。

从北极到南极 || 美国骑行点滴(下)

这次来参加聚会的大约有200人,150辆摩托车,90% 的人都来自美国,环球旅行的只有大概不到20人。3天的聚会看起来挺长,但是各种演讲,摩托车的技术讲座把日程排的满满的,你既可以选择有兴趣的题目去听听讲座,也可以随意和其他的旅行者聊天。我参加了一个女性论坛,只有女性可以参加,居然有近30人参加。我们在论坛上讨论怎样提高驾驶技术,摩旅时怎样处理夫妻关系,吃什么,带什么衣服,怎么保持发型,怎样在旅行时挣钱……诸如此类很多问题,预计的一个小时论坛用了两个小时还没结束,我们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从北极到南极 || 美国骑行点滴(下)

因为参加聚会的费用不菲,我们决定在会上做演讲,第一可以免去参会费,第二可以得到免费的T恤衫,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只是安帝平生最恨在公众面前站起来说话,我还得好好鼓励他。好在他的话题是怎样改装摩托车,讲座很成功。我的演讲话题是在旅行中怎样处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讲的是我们旅行刚开始时在德纳里公路上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争执,起因是我的骑行技术太差,还好最后矛盾解决了。

从北极到南极 || 美国骑行点滴(下)

刚开了头,大家就很配合地开怀大笑,我还没开始抖包袱呢! 最终,整个房间座无虚席(大约有70人),大家跟着我从头笑到尾。45分钟的演讲很快就过去了,演讲结束后,人们纷纷对我说大家在旅行中都有同感,我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我被夸的晕乎乎的,没想到我还有演讲的天赋!总之,对得起免费的T恤衫了。


来参加聚会的还有Ted Simon,他今年81岁了,曾经是英国一家报社的记者,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个人骑摩托车环游世界,出版了一本书《Jupiter’s Travels》。在他70多岁的时候,Ted 重新走了30多年前走的路线,写了第2本书。现在他住在美国,已经退休了。我们和他聊了会,很有意思的一个人。


聚会上的另外一位摩旅达人是Dr. Frezier, 他居然环球摩旅了5次!他也是靠给摩托车杂志写文章,出书谋生,虽然不富有,但是维持生活和骑摩托车没问题。现在他半退休,半年住在美国,另外半年住在泰国的清迈。


Simon 与 Frezier 的共同点都是单身,当然了,如果你有机会和他们聊天,他们也会给你透露一些在路上遇到的女朋友的故事。

从北极到南极 || 美国骑行点滴(下)

不知为什么这次的聚会有很多关于中国摩旅的话题,至少有两个我观看的演讲以中国摩旅为主体。一位女士单独在中国旅行,而且去了3次。唯一遗憾的是这3次都是不合法地在中国骑摩托车。大家的兴趣集中在中国的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但都说要想在中国摩旅是不能走合法途经的,我知道他们指的是在中国,外国人必须用中文通过中国的驾照考试。而且在中国摩旅,摩托车入境的门槛太高,要不就是付很多钱给“向导”,这就失去了摩旅的意义——我们是旅行的,不是旅游的。


谁能告诉我中国什么时候才能象哪怕是老挝、柬埔寨一样,骑摩托车的人也可以前来拜访呢?也许有一天,政府会意识到,让一些没有偏见、不带歧视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的人来中国,真正体验我们的悠久文化和壮丽河山,比张艺谋用成千上万的金钱打造的“中国形象”更有说服力。那时,才是摩旅人的天堂。


3天的聚会就象是回到家一样,感谢苏珊和格兰特为摩旅人建立的这个大家庭,让旅行中的人分享各自的经验,鼓起勇气去看这个世界。


在美国的旅途算不上辛苦,我们搭帐篷的时候很少,大多是朋友们或者萍水相逢的人们为我们提供了住所,他们是我们旅途中得到的一大笔财富,我很希望他们也来能摩旅来新西兰,我一定会让他们住我家的。


大家都说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机车网直营装备推荐